《第一次》观后感

时间:2024-01-22 00:06:30
《第一次》观后感

《第一次》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次》观后感1

宋诗乔,一个美丽安静而且懂事的小女孩,患有先天性疾病,她无法做任何剧烈运动,长期服药的副作用是健忘,于是她找到了用录音机记录生活的方法。通过录音机,对她照顾无微不至的母亲了解了她的一切想法,于是安排了和他高中同学宫宁特别像的吕夏的偶遇,后来两人坠入爱河,她借助他的双腿终于感受到跑起来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们跑遍了那座城市的每一条街,而她帮他化解他和他父亲一直以来都没化开的结,他鼓励她站上舞台去跳舞,她的生命也终于在舞蹈落幕的那一刻落幕了。

整部电影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一切都让人感觉很平淡,诗乔的死,也在意料之中。但结局却令人感动,她走了,却留言给妈妈,让她去旅行,给她设计了一条很美的路线,每一个景点都有她独特的笑脸,她让妈妈感受旅行的快乐,也让她把崩了二十多年的神经放松开,别为她悲伤,因为她已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吕夏,在她走后,专门为她写了一首歌,他实现了他的梦想,当观众席上拼凑起她的微笑的时候他哭得像个小孩,一直以来他不敢听她的录音,他怕自己想念,他以为他只是她心里的宫宁,直到他鼓起勇气,听了她最后的声音,他才知道,他深爱的女孩,爱的就是真是的吕夏而不是记忆中的宫宁。

是的,诗乔什么都知道,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不是宫宁,从 ……此处隐藏1716个字……来能有份好工作。

电影两条线索,两个小主人公,却让观众一次次感受到不能割弃的别离。先是艾萨要和去城里读大学的哥哥在玉米地里惜惜道别;之后妈妈也在亲戚、邻居的讨论下被送到了养老院。凯丽的汉语考试只有20分,爸妈终于决定送他们去学汉语,凯丽写了一封长信给艾萨,告诉他,火车也有窗,还有上厕所的地方。最后,艾萨精心养大的小羊在一个风雪天也走丢了,他一脚深、一脚浅地四处找,生活中的别离让他茫然不知所措。结尾在青芒月光下,艾萨瘦削的背影孤零零,伴随一首散文诗,“月光穿过窗子来 村子里 调皮孩子靠着胡杨树 原来他在赞美妈妈的味道 一个女人照亮道路。”

相比于“显学”的西藏电影,比如正在上映的《阿拉姜色》,之前的《冈仁波齐》《塔洛》《旺扎的雨靴》《喜马拉雅天梯》等,新疆电影并没有在新世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挖掘。但不可否认的是,导演万玛才旦、松太加等领衔的关注西藏人情的系列电影已经在电影节和商业市场得到了肯定,也是对之前过于说教、猎奇西藏的很多电影的一种自觉反拨;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生、成长在新疆的汉族导演王丽娜的《第一次的离别》也是类似的有益尝试。虽然处女作还有不足之处,但胡杨树下的期待不会太久。

民族电影是新中国电影最大的一个特色,而西藏的《农奴》,新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新时期以来,民族、民俗和民生是新的创作方向。然而无论是西藏、新疆、内蒙等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都要面对“奇观化”与“家乡情”以及“抒情性”和“戏剧冲突”这两对核心的表象方式上的矛盾。在《第一次的离别》中尤为突出。王丽娜的镜头感很强,常常用大远景,沙漠,胡杨林下铺满金黄树叶,艾萨和小伙伴们就放肆地走在沙地脊梁,伴着胡琴,特别悠扬、绵长。这是故乡,也是观众的渴望。

《《第一次》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